COSTOMER SHARE
景区动态

        春风已绿潇河谷,魏榆犹延晋商枝。常家庄园家常祭,最是雨霏杏白时。

        常氏最早的祠堂建于何时已元从考证 ,只是到了光绪年间  ,南常和北常都先后建起 了自己这一支系的祠堂 。村人称常万王己一支的祠堂为 “南祠堂” ,称常万达一支的祠堂为 “北祠堂” 。
 
       南祠堂布局别致 ,建筑精巧 ,既有宗祠之幽静肃穆 ,又有园林之 玲珑雅致 ,堪称北国江南式建筑 ,似这种风格的祠堂古来亦属罕见。 可惜这座独具一格的建筑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被拆除。

      北祠堂始建于光绪五年 (1879年七位于北常后街的东端北侧 ,竣工于1882年,历时三年时间,耗银2万余两 。其院宽25米,建筑为7开间 ,进深达100余米 。院分三门囚进,结构舒展大方,气势雄浑壮观。包括门厅 、房字 、献厅 、回廊 、正厅、偏厢等,组成一套严谨有序 、结构完整的建筑群。
    
       常氏家族族内祭祀活 动很多。如春节 、元宵、端阳 、中秋 、正月初二 、清明 、七月十五 、十月初一 ,族中婚 、丧 、嫁 、娶 、生子等 等 ,但这些祭祀都不用献厅 ,只有家族的大祭 ,才会使用。大祭每30 年举行一次 ,一般是在清明节。不管族中子弟远在何处也必须返回 。 那时献厅内摆上长长 的供桌 ,供菜是有名的八八席 。即:八素拼 、八 荤拼 、八果蔬 、八面点、八热炒 、八扣碗 、八海珍 、八全牲 ,实际上 就是晋中式的满汉全席。

        常家以儒商自居 ,礼仪自然要效仿古训。活动之初先要洒扫庭院,布置一新 ,将大鼎置于殿前。全体人员净面 、整装 。经主祭人宣 布开始,随后即奏响古乐并宣读祭文、颂词,然后论辈分,分门户,按年出有序排列 ,共同向大殿中诸位先人行三跪九叩之礼。此后再轮流上香 、烧祭 。祭祀分两天 ,第一天为男丁,第二天为女眷 ,场面一样隆重 。自祠堂建成后 ,这种活动只进行过两次 ,一次为光绪十九年( 18·93年 ) ,一次是民国12年 ( 1923年 人 此后因种种原因停止。 站在正厅门前回首南望   ,穿过献厅  、二门、大门、石围栏门就可以看到祠堂对面的 “八” 字形百寿照壁 。照壁如一座屏风 ,将三进 门 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 ,不留一丝空隙,可见宗祠建筑之匠心。